對于聽障患者來說,在選擇人工耳蝸時不僅耳蝸大小、電極、編碼策略等關鍵技術是重要考量的因素,植入人工耳蝸后的安全核磁共振檢查更是每個人關心的重點。現在一些人工耳蝸品牌宣稱自己的植入體可以毫無風險、毫無痛苦、毫無麻煩的進行安全的高強度核磁共振檢查,甚至各家都宣稱自己產品為核磁兼容性最好的人工耳蝸,都是真的么?
首先,為大家明確“核磁兼容”的概念——核磁兼容意味著人工耳蝸用戶無需二次手術即可直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且檢查后磁鐵位置穩定,不影響后續聆聽!但如果在核磁檢查時需要進行二次手術取出磁體再進行核磁檢查,這種情況只能稱作“核磁不兼容”。
那么怎樣判斷人工耳蝸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核磁兼容性,人工耳蝸要符合以下六項指標:
① 檢查前:不用二次手術,隨時立即進行檢查
② 檢查中:磁鐵不發生扭轉移位
③ 檢查中:不疼痛,無不適
④ 檢查中:磁鐵自身不發生折斷
⑤ 檢查后:無需等待,即刻聽見,不耽誤聽覺發展
⑥ 檢查后:磁鐵位置穩定,后續聽覺不受影響
符合以上六項標準,人工耳蝸才具備真正的核磁兼容性。人工耳蝸用戶才可以無后顧之憂的不取出磁鐵進行高強調核磁檢查。
而如果“核磁不兼容”的人工耳蝸強行進行核磁檢查時,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磁鐵如果無法良好固定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
后果1:檢查中,磁鐵受強磁場吸引移位扭轉,頭皮劇疼,檢查無法進行。
后果2:檢查中,磁鐵受強磁場吸引移位扭轉,帶動植入體扭轉移位,電極可能受損,影響聽覺。
后果3:檢查中,磁鐵受強磁場扭轉,而磁鐵本身太細小發生折斷。
后果4:極端情況下,檢查中磁鐵受強磁場吸引大幅移位,沖破頭皮飛出,損壞核磁檢查機,用戶無比痛苦,還面臨賠償核磁檢查機高昂的維修費。
后果5:檢查后,磁鐵移位,外機線圈戴不上,面臨二次手術。
所以要做到真正的核磁兼容,必須解決磁鐵的固定問題,必須不能移動。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思路:①磁鐵加強固定②磁鐵在磁鐵套內,順應外在磁場磁力線的推力做相應的旋轉運動,這樣磁鐵就是在磁鐵套內移動而不會帶著磁鐵套整體移動。分析各家人工耳蝸新老產品的磁鐵設計會發現:目前,真正能做到核磁兼容性的人工耳蝸品牌就是MED-EL奧地利人工耳蝸。MED-EL現有的植入體磁鐵設計分兩類,有一類是磁鐵加強固定的,另一類是磁體旋轉的。都符合以上所說的核磁兼容6大指標。而MED-EL最新一代人工耳蝸植入體SYNCHRONY,無需取出磁體即可安全進行3.0特斯拉核磁共振檢查, 它的磁鐵設計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革命性意義。
SYNCHRONY如何做到真正的“核磁兼容”
△ 完全滿足上述核磁兼容的6個指標,兼容3.0T核磁檢查
△ 可旋轉磁鐵:在磁鐵套內,磁鐵進行平面+斜面旋轉(腦補二人轉手絹,不只可以平著轉,還可以在一定角度內傾斜旋轉),磁鐵套整體不扭轉,頭皮不疼痛;
△ 小蠻腰設計:嚴絲合縫,紋絲不動:雙錐形“小蠻腰”磁鐵套設計,不管磁力線推力從哪個方向作用于磁鐵,磁鐵都絕不會通過中間的小蠻腰空間脫出來,這樣使得磁鐵固定更可靠,進一步確保檢查時磁鐵不扭轉,頭皮不痛。
△ 整體成型磁鐵設計,磁鐵自身更powerful,耐受更大的磁力,不會發生折斷。
△ 輕吸力設計磁鐵:植入體磁鐵為整體成型磁鐵,非組合磁鐵,外機線圈的磁鐵不必加強加厚即可穩定佩戴,保障頭皮舒適健康,避免過度壓迫,造成頭皮缺血壞死問題。
△ 體外線圈薄而平,佩戴更隱蔽美觀,用戶更自信。
而MED-EL的sonata/concerto植入體也同樣具有磁鐵設計優勢:
△ 采用加固封裝磁鐵,同樣完全滿足核磁兼容的6個指標,且兼容3.0T核磁檢查(加壓包扎)。
△ 整體成型磁鐵設計,磁鐵自身更powerful,耐受更大的磁力,不會發生折斷。
△ 輕吸力設計,可靠佩戴同時頭皮更舒適健康。
△ 體外線圈薄而平,佩戴更隱蔽美觀,用戶更自信。
現為大家附上一張各品牌核磁檢查對比表,幫助大家更準確的選擇出“真正核磁兼容”的人工耳蝸。安全核磁檢查,無聽力中斷,無后顧之憂!
至此,大家可能會發出疑問,為什么各家人工耳蝸新產品都往不取出磁鐵方向發展了呢?都不取磁鐵的話,植入體磁鐵偽影怎么辦?
我們分以下幾種情況來看:
首先,如果您要檢查的部位不是頭部,比如檢查的是膝蓋,片子是沒有偽影的。
其次,即便檢查部位是頭部,但是要檢查的是對側的頭部組織,植入體周圍偽影仍然不影響醫生判斷。
最后,最特殊的情況,如果您剛好需要檢查植入側的頭部,那么偽影可能會影響片子質量。
然而,隨著核磁共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技術已經來啦。今年來核磁共振領域已經出現新的ProPeller螺旋槳掃描技術就可以有效改善偽影,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未來會全面普及。
靈魂拷問:誰還愿意為了做核磁檢查做二次手術取磁鐵?三次手術重裝磁鐵?沒有磁鐵期間聽不見聲音,言語康復倒退?